第12章 渐冻症(1/2)
渐冻症为中医“痱”的范畴,《金匮要略》,原书云: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味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与现代渐冻的症状发展相类似。
那么医圣张仲景用何方药治疗痱症呢?仲景则选则了《古今录验》续命汤来治疗。
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
仲景在《内经》的思想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杰出地发展了六经辨证于临床,巧妙地运用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的治则,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境地。
《诸病源侯论·风偏枯候》谓:“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容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
《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
《古今录验》续命汤符合这一气血治法。
本方是大青龙汤中生姜改为干姜,去大枣,加党参、当归、川芎组合而成。
大青龙汤为表里双解之重剂,并有清热除烦之功,是在麻黄汤原方中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清肺热,以利胸中阳气运转,解除心烦躁扰,加生姜、大枣调津养液,解表邪而和胃气。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穹穷一两,杏仁四十枚,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此为开合之机受病,不得转枢。身体不能自收:阳明受病(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岐伯日: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情,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口不能言:少阴受病(心开窍于舌)冒昧不知痛处:太阴受病(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或拘急,不得转侧:厥阴受病(肝主筋)
建议药量:
麻黄9至30克、桂枝、杏仁、干姜、当归、甘草各9克、党参15克、生石膏30克、川芎6克。
渐冻症的中医调养是一个综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