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你想歪了(3/4)
宝。这样,你下午拿过来我看看成色。”
“嗯,还有一些民国的大黄鱼和小黄鱼,我也一起带过去。”
“行。”中年男子答道。
俩人又寒暄几句,挂了电话。
林飞眨眨眼:“芸姐,你爸也搞收藏啊。”
苏芸撇撇嘴:“他就喜欢装风雅,明明没我大伯的眼光,还老爱冒充行家。”
林飞嘿嘿一笑:“芸姐,你电话打得有点早。”边说边又拎出一个袋子,里面全是银元。
苏芸抓了一把,一脸不敢相信。
林飞:“芸姐,这些都是意外收获。我已经整理过了。”说着,递给她一张清单。
苏芸一看,光是民国三年的“开口贝”就有六枚,光绪年双龙一两银币两枚,站洋币三枚。其他的都是些普通银币,价值有限。
她算了算:“这些银币加起来能值一千万吗?”
苏芸想了想,说:“银币的拍卖价水分挺大,除了开口贝、双龙和站洋这几种,其他的也就几百到几千不等。所有加一块儿,总价值大概一千四百万左右。”
林飞觉得还行,接着又掏出那些女性饰品。这些饰品精致漂亮,不少还是清朝的古董。
苏芸眼前一亮,笑道:“这些饰品虽然不怎么值钱,但很有研究价值。以后公司成立了,我们可以捐给博物馆。”
说着,她又看向其他几个袋子,笑眯眯地说:“你这次可是大丰收啊。”
林飞嘿嘿笑着,最后拿出那六只香炉:“芸姐,我瞧了瞧,其中有四个可能是明朝宣德炉的真品,剩下两个是清代的。”
苏芸见识过的宣炉不少,就连民国时期都有大量仿造。她起初不以为意,拿起来一看,竟有些吃不准:“看着像明朝的真品,但我也不敢肯定。这样,找个时间让我大伯鉴定一下吧。”
接着,她又拿起林飞那四幅画,逐一查看后,断定其中两幅是北宋的,另两幅是南宋的。南宋的画作多为宫廷画,价值一般;而北宋的两幅,一幅是崔白的作品,另一幅是赵令穰的手笔。
苏芸给出了估价,除开赵令穰那幅画,其他三幅市场价在四百万到六百万之间。至于赵令穰的画,她也不太确定。
赵令穰,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