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他哪来那么多粮食3(1/4)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寒冷的气息笼罩着大地,救灾委员会的工作小组不得不将重心逐渐向南转移。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对南方地区受灾群众的关怀和责任。
尤其是中原省,这个曾经饱经战火蹂躏的地方,如今正努力恢复秩序,重建家园。
在稳定了省内局势后,中原省政府曾计划与第一战区的中央军携手合作,共同向鄂省的日军发起一场凌厉的攻势。
他们希望通过这场战斗,彻底打通长江中游航线,为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际,国府中央却突然出手干预,使得第一战区最终未能参与此次军事行动。
对于王淳而言,他迫切需要长江航线来运输大量的难民。
同时,掌控长江意味着拥有更多战略选择,可以顺势而上,深入巴蜀,或者一路顺流而下,夺取长江中下游的华夏精华地带。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毅然决然地决定从华北地区再次抽调一支精锐部队,包括一个装甲师、另外两个装甲旅以及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南下中原,进攻鄂省。
进入冬季后,北方的战事渐渐平息,只剩下胶东半岛上的十万日军还在苦苦支撑。
而这条战线正是八路军与新四军的主战场,他们英勇奋战,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面对如此局面,78集团军深知不宜轻易介入,以免影响整体战局。
因此,他们决定集中力量,全力进攻鄂省,以期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八装甲师在钱炜打指挥下,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率先对盘踞在武胜关的日军第7师团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这支原本驻守在东北、隶属于关东军的第七师团,于今年上半年被调入华北地区。
他们曾在进攻第一战区后驻守在中原省,但随着战局的变化,78集团军发动了对华北的决战。
由于战事进展不利,日军第七师团不得不从中原省腹地撤回信阳,并一直驻守在武胜关这个战略要地。
武胜关,作为北屏中原、南锁鄂州的关键地点,扼控着南北交通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日军第七师团选择在此坚守,无疑给了第一战区和其他部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