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私塾(2/3)
道你能行。”
两人就这样一路聊着天,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镇上。
陈父将陈潇放下,看着儿子走进私塾的大门,心中满是欣慰。
……
书塾之内,日头初上,斑驳的光影洒在木质窗棂上,孩子们或坐或立,嬉笑打闹,一片嘈杂。
其中,沈一山尤为调皮,他手持一根竹鞭,不时地挥动,引得众人哄笑。
正当此时,余夫子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塾。
他身着青衫,头戴方巾,面容和蔼却不失威严。
见孩子们如此喧闹,眉头微皱,轻咳一声,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纷纷回到座位。
余夫子站在讲台上,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今日我们讲《三字经》,此乃蒙学之经典,尔等需用心聆听。”
说罢,他展开手中的书卷,开始逐句讲解。
讲至一半,余夫子突然停下,目光落在正东张西望的沈一山身上:
“沈一山,你来复述一下我刚才讲的这段。”
沈一山一愣,他刚才只顾着看其他人去了,根本没听余夫子讲课。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余夫子见状,轻叹一声,拿起戒尺,走到沈一山面前:
“不思学业,该罚。”
说着,重重的打了他几下手心。
沈一山疼得直咧嘴,却不敢出声。
余夫子又转向众人:
“尔等皆要以此为戒,勤勉向学,方不负父母师长之期望。”
接着,余夫子又提问其他同学。
他点名陈潇,问道:
“陈潇,你来说说,‘人之初,性本善’是何意?”
陈潇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
“夫子,学生以为,‘人之初,性本善’是说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但后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的性格才会发生变化。”
余夫子听后,点头赞许:
“陈潇解得甚好。尔等都要记住,人性本善,但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同样重要。
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之心,同时努力学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