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把酒问月(2/6)
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最后一字结束,浩然气淹没了四周近数百米方圆,浓浓的白光海洋。纸张是皇室御用,制造精美,此时像是有千斤重,直接压塌了桌子,杨其羽眼快,瞬间拖住桌子,御使纸张悬浮。
几分钟后,白光异象奇景尽皆消失,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几位大儒仰天大笑,如获至宝。那张白纸悬浮在几人身前散发着蒙蒙清光。
很多人看向楚鸿的目光顿时就不一样了,那几名学子恨恨的盯着,恨不得把楚鸿生撕了。
赵俊满脸肥肉乱颤,神色激动无比。
“好诗!意绪多端,似随兴挥洒,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可谓音情理趣俱好!且与长公主之诗文形成回应,绝品好诗!”杨其羽大赞,比之之前长公主更甚。然后叫楚鸿写上落款题名。
三缄其口被另一位大儒解除,喧嚣声顿时响起,更有几十位儒家人对着那大儒破口大骂。
大儒黄贵文不以为意,将纸张立起,顿时所有人可见。
很多人眼睛顿时就亮起来了,那字迹如行云流水,飘飘洒洒,运转自如,从未见过如此书法,再配上那高居九天的明月形象,从月到酒,酒到月,感叹世事推移、人生短暂,展现旷达的胸襟和飘逸的性格,更甚长公主咏月诗一筹!
不再有人讽刺,更多的是赞美。
从儒家的出现开始,人们对于文字的追逐开始直线攀升,儒家虽被打压至三郡之地,但世间不乏朗朗论语声,诗词是浓缩的精华,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个宏大的世界,最为读书人所喜,但绝妙传世经典却少之又少,这是环境导致的必然,读书读书只为能安身立命,宗派圣地统治世界,你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长公主美目异彩连连,她自幼喜爱诗文,王祥贞即是人皇请来的教导她的大儒,如从神妙的诗文让她对楚鸿好奇浓浓,为何此前从未听说?
“说不好是抄来的呢?”阴恻恻的声音响起,飘飘忽忽,这不重要,在场的很多人都是修为高强者,你再怎么躲都没用。
许多人大怒的看着说话的年轻人,稷下学宫的学子,他顿时羞愧掩面,没想到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