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工农商大发展(2/4)
了大发展,鞍山的铁矿被刘国梁开发出来,抚顺煤田、阜新煤田也开始大规模开采,为工业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因为东北国防军的优异表现,大批有志青年向奉天而来,老百姓、流民也向往东北老百姓的生活。
所以他们从水路或者陆路,拖家带口闯关东,刘国梁成立了专门的民政部,由退伍的残疾军人来接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同胞。
截止1901年5月,整个东北接纳了超过一千万关内人口,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飞快的增长。
东北的总人口也突破了两千万大关,刘国梁估摸着东北适合八千万到一亿人口居住,所以目前为止增长的空间还有很大。
再加上东北时时刻刻都在打仗,新兵招募没有停止过,截止1901年5月,东北国防军总人数突破二十万,常备军也突破了五十万。
目前整个东北已经不怎么缺粮食了,经过五年的大力开发,整个东北良田已经超过一千万亩。
其中军队粮草营也逐步改为国有农场,总面积达两百万亩,军队根本不需要老百姓粮食。
农田的开垦数量之所以在五年间翻了好几倍,这与东北实行“村田制度”有密切地关系。
所有来到东北的老百姓,都会被分成一百户,一百户为一村,一个村二十套农具,二十头耕牛。
这比例在1900年翻了一倍,一个村五十套农具,五十头牛,基本是两户一套农具一头牛。
这大大刺激了老百姓的种田热情,为了买到更多的耕牛,刘国梁不得不从美国购买了十万头牛。
因为国内能买的耕牛都被刘国梁买完了,只能到美国农场去买耕牛。
岫岩钢铁厂用了五年时间,成为东北最大的钢铁公司,列强怎么都没想到,岫岩钢铁厂主要是卖农具和生活铁器的。
因为在1901年之前,东北没有工业体系,岫岩钢铁厂没有工业单子可接,但钢铁工人是必须要留下来。
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还要不断培养新的钢铁工人,为接下来的东北钢铁发展培养后备人员。
目前东北没有了豪强士绅,他们大多都离开了。
留下的豪强士绅,刘国梁给了他们两条路,要么把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