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4)
经过一番主演导演轮番上阵的讲话之后,剧院的灯光终于暗了下来,大屏幕上闪过格芬制片的logo之后直接进入了正片。
伴随着一阵带着浓郁宗教风格的音乐,夜色下繁华的旧金山出现在人们眼前,路易的声音随之响起:“你要我叙说我的一生”
伊万·麦克格雷格英俊的面孔出现在观众眼前,娓娓道来他的人生经历。
“oh,ygod!”邦妮·克莱德捂着胸口,感觉到心脏跳动的速度开始加快。作为一个刚入行的影评人,邦妮一年前还在为了保住自己杂志社的饭碗而苦苦挣扎,一年后的现在已经是《纽约邮报》小有名气的影评人了,跟主流的《纽约时报》不一样,《纽约邮报》专注于八卦一百年不动摇,而康妮的影评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员的颜值,她的影评总体来说中规中矩,不会因为收了钱而故意说好或者说坏。
但是对电影里的那些演员来说这位女士的影评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她对一部电影的点评只有两种,值得看和不值得看。但是对演员的评论确实五花八门,从脸到身材到造型,她统统能给你八个遍。长得好的演员自然没什么,但是那些长相一般甚至不怎么样的演员只要是出现在邦妮·克莱德的观影名单里都会别挑剔的一塌糊涂,简直让人心塞的要命。
最要命的是大概是因为以前在时尚杂志工作,这位的眼光犀利,她能够透过层层妆容寻找演员最真实的面貌,而且她的评判往往都能和各种榜单重合。即使现在还不是新世纪后的那个看脸的年代,但她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窥,很多女性都是靠着她的影评来选择电影的。
现在,她觉得屏幕上的这个演员要红了!归根结底,演员看的是脸和演技啊。就算是演技再好,长得不行也难成主流的,还怎么拼成绩?眼前的伊万·麦克格雷格面目英俊,眼神深邃忧伤,长发束在脑后,脸上还透着青白和若隐若现的血管,这么娘炮的造型都没让他显得娘娘腔,反而透着一股脆弱感,让女人恨不得把他拥进怀中好好怜爱他要是不红的话都没天理了。邦妮·克莱德如此判断。
而《纽约时报》的a·o·斯科特则是和邦妮·克莱德完全相反,这位来自纽约日报类大佬的报纸的影评人对伊万·麦克格雷格的印象持保留态度,毕竟电影刚开始,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