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最后的守墓人(4)【打卡章节】(5/6)
02);程金城的专著《原型批判与重释》(1998);常若松的专著《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999)等等都对中国的神话—原型研究的热潮起到了理论指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神话—原型批评要求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
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神话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各种文学类型无不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
神话—原型批评强调对各类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都应着眼于其中互相关联的因素,它们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它们又往往表现为一些相当有限而且不断重复的模式或程式。
为此,就不能把每部作品孤立起来看,而要把它置于整个文学关系中,从宏观上把文学视为一体。
好比看一幅油画,不仅要站到跟前研究其各种细节,也要“向后站”,从大处着眼,从更广的角度去考察文学作品的构成,突破某一两种文学作品的界限,达到对文学总体轮廓的清晰把握。
这种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以其独特的宏观性为西方文学批评开拓出新的思维空间。
美国文论界权威人士韦勒克认为,从影响和普及程度上看,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
”
五、弗莱神话原型与文学的类型的演变关系?
弗莱对西方文学和历史进行了整体研究,以人类学和分析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原型批评理论体系,为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方法。
弗莱发现了神话――传奇――现实主义的演变线索,他认为神话和现实主义分别代表文学表现的两级,两级中间是传奇文学。
神的超人性是人类愿望的隐喻表现,现实主义强调所表现的东西与现实的相似,即明喻。
传奇指从虚构过渡到写实的文学过程。
神话――传奇――现实主义的演变线索在于原型的“置换变形”。
传奇是神话的变型,主人公由神置换为人,现实主义是传奇文学向写实方向的置换。
弗莱在文学中归纳了五种意象世界:神启的世界、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