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2)(2/7)
有河岸两边的叫卖声,都让我觉得欢喜。没有人的河流太安静,没有人的城池是死城,没有人,就没有秀丽江山。”
刘弗陵点头,“因为百姓,才有江山,所以治理江山一定要有一颗仁心。善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江山才能秀丽壮美。”
“仁”字上,他已经全然输给了刘贺,刘询不敢多说,只道:“臣谨记。”
刘弗陵语声忽然转硬,隐有寒意,“但光有‘仁心’还不够。如果是太平之世,如果只需要守江山,‘仁’治天下,好事一件!像文帝和景帝,二位先帝让天下百姓享了三十多年的太平富裕。可现在内有权臣弄权,外有夷族进犯,还需要‘狠心’,才可保社稷安稳、江山太平。”
刘询猛地侧头看向刘弗陵,与刘弗陵眼光一触,只觉得他眼内锋芒刺人,竟生畏惧,立即又低下了头。
刘弗陵道:“朕自八岁登基,自问行事,无愧天下百姓。”
刘询说:“陛下是罕见的仁君。”
刘弗陵却没什么欢喜:“可朕不是个好皇帝!朕有仁心,却无狠心,行事果断狠辣不及先帝万一。”
刘询无语。若刘弗陵是先帝,当年三大权臣的争斗也许就是另外一个局面,先帝根本不会顾忌百姓死活,卫太子之乱时,长安城血流成河,无数无辜百姓被杀。先帝连对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都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若刘弗陵是先帝,根本不会容他活到现在,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刘弗陵指着波澜壮阔的汉家江山,肃容对刘询说:“朕就将这江 山交给你了,只望你,心存仁念、手握利剑,治江山,稳社稷,造福天下苍生。”
刘询身躯剧震,不能置信地瞪着刘弗陵,半晌后,他近乎自言自语地问:“陛……陛下是一直都想挑一个果决刚毅的人吗?”
刘弗陵微笑着说:“不错!若选朋友,朕一定会选贺奴,可江山社稷不容朕用个人偏爱做主。怎么了?你不想要吗?”
刘询忙跪下磕头,人却依旧有点怔怔,“臣……臣谢陛下!”又立即反应过来,称呼不妥,改口道:“询儿叩谢皇爷爷大恩。”
刘弗陵站得时间有点久,已经力尽,回身向榻旁行去,脚步虚浮,刘询忙站起,扶着刘弗陵坐回榻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