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死人作案?(3/4)
通敌案,又为何愚蠢地放过李琪和李氏三族旁系?
他们不是应该先杀了李琪和李氏三族吗?
孙鹤在替李氏伸冤,明察暗访的十年间,骆家因何放任?
骆家久居京城,不说手眼通天,也不该对孙鹤的暗查毫不知情吧?
他们不知道一旦孙鹤查到萧无晟,自己就暴露了吗?为什么不作出反应?
骆家若做出反应,孙鹤早该被暗杀!
唯一的解释就是,骆家并不惧怕通敌案被翻出来,他们未曾参与对李氏的构陷!
否则,李琪活不到现在,李氏三族也无法在随州存活!
再有一点,长公主虽然有封地,也有私兵,但一直住在京都骆府,甚少返回自己的封地,私兵形同虚设,根本充当不了杀手!
还有,即便都不去考虑这些潜在的逻辑偏差,就说一点,骆家如果只是了掩饰真相,又为何要连吴应雄一起构陷?
潜在的微妙是,吴家和骆家的私下关系还不错,吴应雄之子吴仪便是骆姿的忠实追求者。
以至于两家关系处得不错,骆家因何构陷吴应雄是御史案的主谋?
因此,骆家是主谋的概率,俨然比吴应雄本身更低!
而第三个要进行“有罪排查”的,就是漠北王萧尔沁。
但他的嫌疑,其实是最容易排除。
第一,通敌案发生时,萧尔沁还是小伙子,没能力、也没理由参与构陷李放。
第二,他虽与先太子萧尔康是亲兄弟,一母同胞,但多年并无往来,实际感情怎样不得而知。
关键是,他就藩后就一次都没回过京城,连萧尔康死了都没能回来,如何将杏园改成杀手基地?
杨宣说过,萧尔沁其实是一个孤臣,空有民心和功勋,却不得朝廷百官的支持。
换言之,他其实是没有同党的,没有同党又如何改造杏园?
第三,御史案发时,他正在燕州指挥大战,手下亲兵都在誓死护国,如何来到京都杀人?
且相对来说,在众多嫌疑人中,他屠杀台府的动机是最弱的。
若说一定有,就是为了夺权,但对于一名武将来说,起兵夺权不是更加迅速有效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