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自炼蛊虫!(1/4)
蛊师是左道,方林不知道仙道是怎么定义正道、旁门、左道,反正在他看来,蛊师一道已经非常博大精深。
首先蛊师有必学的炼蛊,这是蛊师的核心。
其次就是蛊阵,利用蛊虫来布置阵法,阵法本身是利用天地之势改变环境,而蛊虫就是天地之精,相得益彰。
还有蛊术,月光蛊的月刃就是蛊术,但那只是基础,可以将几种关联的蛊虫联合,构建特殊蛊术杀招。
方林并不好高骛远,他需要先学习炼蛊,而炼蛊自然是需要材料——这玄冰、不化冰就正好。
按照蛊师传承的内容,不擅长炼蛊的蛊师,初期还能利用特殊炼蛊鼎,炼出基础蛊虫,踏入修行之路,但正式入门后,就必须炼制适合自身的蛊虫。
还不会炼蛊的话,就废了。
方林不确定这是不是左道和正道的区别,总之他决定自己试试——并且地点就是洞穴。
炼蛊需要在合适的环境,最好充斥着相关的力量,炼蛊鼎就是模拟这种环境,方林反复回忆传承提到的方法,他现在也有了灵力,可以使用其中记载的法术。
先把材料堆放,方林对着材料释放灵力,本来他现在的层次,还做不到灵力外放,不过他有四品月光蛊,感受过灵力凝聚出月刃的过程,轻松的模拟出来。
于是就让一缕灵力融入材料,下一刻,方林使用“窃灵术”,蛊师的蛊虫,就是窃取天地之精,融入一“虫”,虫并不是虫豸,而是代表生命形态的原始、代表无智慧和被操纵,蛊虫就是最原始纯粹的力量。
丝丝缕缕的寒气从材料中升起,开始旋转,化作一枚淡白色的球体,方林略微惊讶:“传承说,第一个难点,就在于提取材料中的精华,我算是成功了。”
“之后就是为其塑型,并且汲取周围环境的精华,让蛊虫成型。”
这一步,就需要看蛊师的能力,因为塑型是需要符合对应天地之精的在外表现,不能给火蛊塑型成冰块,这个方林有考量,他控制球体蠕动,变形成洞口见到的六棱柱晶体。
下品蛊虫一般都比较好塑型,方林看到六棱柱晶体没有消散,就知道这一步也过了。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牵引周围的天地之精进入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