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一章林瑾瑜(3/4)
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挺好奇的,听名字像是有些文化的,可是有钱读书的人家怎么会舍得把儿子卖了去人家做夫郎呢?
别说有钱人家了,只要家里吃的上饭都不会这么做的。
柳寒笙眼眸低垂,情绪略显低落:“寒笙家中并无读书人,家境亦颇为贫寒。村里有位老童生,我这名字便是他起的。”
刘婶儿点头应是。
柳寒笙却仿若突然想到了什么:“婶儿,咱们磨山村多数人的名字要么是一个字,要么是用数字起的,那瑾瑜哥的名字又是谁起的呢?
之前周婶儿跟我说,瑾瑜哥是被弃于村边的弃婴,那是谁给夫君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呢?”
刘婶儿叹息一声:“是他自己。”
柳寒笙眉头紧蹙,甚是不解:“这是何意?”
“其实,瑾瑜被捡回来时随了老秦家的姓,名为秦七。
后来秦家遭遇变故,一场大火将秦家人尽数烧死,瑾瑜便开始了东家讨一口、西家讨一口的生活。
那时他不过五六岁光景。
然而,各家生活皆不宽裕,多一张嘴吃饭也都过得紧巴巴的。
日子久了,村里许多人都有了意见。而后瑾瑜也长大了,十岁时便离开了磨山村,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十四岁时,他又回到了磨山村。回来后的他仿佛变了一个人,说给自己改名为林瑾瑜,并自行去里正那里做了登记,然后又盖了房子,做起了猎户。
不过说来也怪,小时候的瑾瑜还是很讨人喜欢的,虽然力气大了些,但对人十分亲和。
十四岁回来后,却整日阴沉着脸,也不与人交谈。打猎归来,更是浑身杀气。
久而久之,他便独来独往,村里人都不敢招惹他,甚至还有传言说他杀过人。
不过,你嫁过来之后,他似乎又变得温柔了许多。”
柳寒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想初见时他确实话语甚少,甚至从柳家村带着自己长途跋涉到此,全程都未跟自己讲过一句话,回来后更是倒头便睡。
若是说他看上了自己这张脸,那按理说不该对自己如此冷淡。
那他究竟为何非要娶自己呢?
甚至都没有跟爹讨价还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