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降租降税分点田(2/6)
绅的行为,本就很不干净,有太多的污点。
各个村里都不知存在多少对这些地主乡绅的田地财产眼红的人,村里的贫民甚至是混混无赖,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些乡绅地主拉下水,到时候都不用他们绿水书院动手,这公审大会就会开成批判大会。
再说了,绿水书院这个炼钢厂炼出的钢,因为质量好,早已经不愁卖了,价格嘛?比同等重量的银子贵一倍,也就是说这不是炼钢厂,这是金厂银厂啊。
这时候放出卖钢厂股票的消息,那还不抢破头。
与后世的认知不同的是,李奇发现这时代的各种公司,股票,行业协会都是很常见的,很多时候政府都已经失去监管,各种协会大有要挟政府的趋势。
股票作为一种公司股份的代表,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却没有产生大型交易所,都是民间的行为。
李屋寨是一个大型的村寨,周围都是平原,田地本是不缺的,奈何地势低洼,虽然田地肥沃,灌溉也很方便,但却是常常水涝,一遇水涝人们也就无法交租交税了,人们普遍贫困。
在这附近的村寨流行有一句话,“好女不嫁李屋寨,好男不去南塘湾。”南塘湾到处是水坑烂泥,空有一身力气,却怎么也吃不饱。
一到水灾的时候,人们就只能借高利贷,卖田卖地,自然田地的兼并严重,各村都是大量没有田地的佃农,住着的是草屋,喝着粥水度日。
李老爷家的屋子建的又高又大,有好几座,分为起居屋、坐立屋,读书屋等各种功能屋,当然会客和吃饭的屋子也是不同的。
李老爷祖上是读书的人家,是有功名的,但后来就再也没有出过正经的读书人了,也没有人再考过功名,但祖上的功名在这附近也就是独一份,自然在官府层面上也就是有面子的。
这么几十年来,不说什么巧取豪夺吧,就算是在正常灾荒年间的买卖、借贷,也让他们家的田地是翻倍增长,已经基本达到了垄断的状态,这附近的土地,不说全部吧,却也八九不离十的全是他们家的。
李老爷坐在会客厅的椅子上,对面是那张家垌的张老爷,他们两家是这附近达到要没收5成的大地主,下面还坐着好几位也要分出田地的地主老财,也就是说达到了部分要分出田地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