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 章 昌都人文历史(2/8)
10平方千米的湖泊,仅有18平方千米的莽错湖和含安贡错共184平方千米的然乌湖2个。此外,较大的湖泊还有布托错青(面积9平方千米)、布托错穷(面积64平方千米)、仁错(面积37平方千米)。昌都的湖泊全部为外流淡水湖。湖泊的成因多样,有构造成因、冰川成因以及其他成因(如堵塞谷地成湖)等。其中莽错湖形成与构造活动有关。但本地区湖泊大多为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湖,如布托错青湖和布托错穷湖,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下的高山湖泊基本上都为冰川湖泊。也有一些湖泊为现代谷地被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形成的湖泊,如然乌湖就是由山崩堵塞而形成的。
冰川
昌都冰川总条数达数百条,为青藏高原上冰川集中分布区之一。本区主要的冰川类型为山谷冰川,主要分布在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强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达美拥雪山和梅里雪山等最高隆起区。其中最大的山谷冰川是来古冰川(又称雅弄冰川),长约26千米,宽达2至4千米,冰川末端伸至4000米以下。在边坝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也有一系列冰川发育,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4500米左右。
水利
昌都市拥有的主要水库有莽错湖水库、弄利措水库等。莽错湖水库位于昌都地区芒康县黑曲河上,流域面积14074平方公里,集水面积12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4立方米/秒,总库容27亿立方米。弄利措水库为iii等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1192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昌都土地资源的总体比例是:五分草地三分林,暂不宜利用的有二分。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6301万亩,其中,牧草地面积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5174,虽然草地面积大,但质量差,草畜矛盾突出,因此制约了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林地面积占274;二、三等耕地占257。其中分布在海拔3700米以下河谷地带的耕地占31,分布在高原上的占69。此外,昌都还有暂不宜农牧林的裸岩地、砂地和砾石地,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97,可再开发利用的耕地面积十分有限。
森林资源
昌都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是西藏自治区第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