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章 继续游玩嵩山(1/6)
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登封城北7千米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法王寺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是汉明帝刘庄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所建的译经之所,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法王寺有嵩山八大景之一的“嵩门待月”胜景。嵩门在法王寺东侧山头上,两峰夹峙,俗称月架山。每年中秋之夜,圆月高悬于嵩门正中。历史上,法王寺屡有兴废,多次更名。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部门开始对法王寺进行整修。1987年后,释延佛入住法王寺,重修了山门、厢房、新建了金刚殿、未来佛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及两侧的钟鼓楼,使法王寺成为一座拥有七进的宏大寺院。
时令景观
嵩山红叶节由登封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登封市旅游局具体承办,红叶节自2009年开始,每年十月下旬举办,为期一个月。嵩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形成了以黄栌为主的大片红叶林带,此外还有三角枫、五角枫、元宝枫、黄栌、君钱子、槲栎、柿树、海棠等红叶观赏植物十余种,面积10万余亩。嵩山红叶以嵩山少林景区内的三皇寨为最佳观赏地,观赏环境独特而优雅。
开发与保护
1994~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河南省区调队编写了地质旅行路线指南。2001年,登封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之后嵩山风景区被国土资源部公布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后,嵩山风景区新建改建公路,增建旅游公路、登山步道,加强新景点的投资力度。2004年,公园建立了7条科普旅游线路,发展地质研学旅游,同年获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此后,在2008年、2012年、2016年都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评估。2013年,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及开发利用详细规划》。根据《地质遗迹保护及开发利用详细规划》,公园圈定了保护边界,设立了保护界碑、解说牌,在保护区内设置了监测仪器和人员巡逻,随时了解地质遗迹保护现状。截至2021年,登封市已启动两轮景区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排查整治矿产开发,实施水源涵养林工程、景区生态修复、景区封闭管理,治理景区环境卫生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