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14)
过了,甚至祖籍还是江浙一带,可现在再去,肯定又是不一样的心情。
“外公那你们要早去早回,不要在路上耽搁,尽量回来参加咱们物资交流会庆功宴哦。”
众人大笑,这丫头,交流会才开了一天,她就把庆功宴给安排上了!
然而,等晚上收摊回来,大家坐一起盘点过后发现,确实该开庆功宴,因为光第一天就接到五千只包的订单不算,零售还卖出去一百只……之所以是整数,还是因为她们就只带了一百只过去,限量供应,买不着只能等明天再来。
“幸好咱们听幺妹的,又多做了三百只,加原有库存,咱们还有七百只可以卖。”
“接下来六天,每天能出一百二,最后一天还能出一百只。”春晖拿笔在本子上计算着,大家连连点头。
不过,王二妹不知道闺女是咋想的,奇怪道:“咱们为啥不直接一次性有多少卖多少?”一天就能赚大几千现钱嘞!
春晖对着妈妈不赞成的摇头,“这在国外叫饥饿营销,就是要让消费者知道,咱们家的包不是随时想买就能买到的,得来得早,来得巧,来得天时地利人和……这样,咱们牌子是不是一听就高端起来了?”
大家不知道啥叫高端,可意思是听懂了。
现在吧,不说其他的,就今儿接到的订单都够他们辛苦一段时间的,只要能按时交付,倒是不愁钱了。于是,大家心态也挺稳的,不缺那几个小钱,凡事以大局为重。
第二天,阳城市物资交流会的盛况出现在省报上,王满银和刘惠苏强东出现在了头版封面上,他们穿得普普通通,长得也差强人意,可那张咧到耳后根的嘴,着实惊艳了众人。
这样发自内心的,灿烂而自信的农民笑容,大概也就五二年土改的时候见过……那都快二十年了吧!
刘惠本来还不知道自己上报纸了,她在厂里跟王二妹因为说北京的事儿闹了两句不愉快,她家春苗和友娣都没回来,只有春晖回来,她想闺女,就追着春晖问了几句北京的事儿,谁知王二妹听见,愣是要跟她争辩华主席到底一天吃几顿饭……
她气哼哼的提前下班过来帮婆婆做饭,谁知刚到门口,遇到的邮递员将一个卷起来的纸筒扔她怀里,“你们家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