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初识浮云,武道路途多舛!(1/3)
一夜无话,刚到浮云白鹿别院休息一晚,第二天就被“燕妈妈”拉起来“读书”。
原来临走时,王大儒专门交待过三师兄燕故语,督促小师弟和小师妹温习功课,不能落下儒道一途。
主要是王大儒丢不起这个人,7个亲传徒弟,有一半都是正儿八经的道修,儒修反而平平无奇!
在三师兄、四师兄、五师姐的陪同下,云殊和白誉老老实实的翻看着儒家经典典籍!
不知是系统的缘故还是云殊天资聪颖,对陌生的儒家典籍竟然过目不忘,其中的思想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竟然也颇为认同!
再一细看,好家伙!
除了孔圣人的著书典籍,其他的儒家“经典”竟然都写有,“白鹿书院书局出版”!
原来夹带了私活,都是白鹿书院的墨圣理念,难怪云殊感觉和现实世界中的儒家典籍差距较大,其中的理念他比较认同!
通过一目十行的翻看典籍,云殊算是大致明白了这个九州大陆的最底层民众,真就和现实世界古代一样,生活不如勋贵家的一条狗!食不果腹,勉强温饱!
原来,儒道十国,谁说是国家,还不如说是儒道世家!国可易主,而世家千万年不倒!
儒道世家们严格控制了儒家经典的传播范围。儒家经典并不是说随便手抄就可传播。
因为文气长河的缘故,只有大儒通过“妙笔生花”神通摘抄的儒家经典典籍才被文气长河认可,才能蕴含文气,帮助普通人感悟文气长河!
类似云殊这类以绝世篇章,引来文气灌体铸就文位的,那是少之又少!
不读书无法引导文气长河,读书又必须用“妙笔生花”摘抄的典籍才有用。但普通人根本无渠道和能力获得此类典籍。
所以,普通人只能通过挖空心思的围绕儒道世家,求的那一篇两篇的儒道典籍来修炼学识!
儒生牧国,重点就在一个牧字,把民众当成牛羊来放牧与掌控!让普通人忙于一日三餐就无暇他顾于世道的不公!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至墨圣而起,联合天下寒门儒道学子,在九州大陆最南端,开辟了九州的第十州,那就是“白鹿州”,建立白鹿书院和白鹿国,不计得失的向外传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