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恭请皇上退位(2/3)
了。
他意识到,这俩士兵眼神里面充满着杀气,还有这精气神,绝对不可能是是他的士兵。
打了败仗的清兵,现在都是一脸颓废。
别的能装,这精气神是装不出来的。
这说明了什么!头上的辫子是假的,长毛贼已经进京城了!
他一刻都不敢停,急匆匆地跑进宫内。
还有旁边吃了饭给钱的士兵,清军平时都是零元购啊。
更要命的是,宫门前的两位护卫也是满眼的杀气,完了,已经无力回天了!
里里外外都是敌军,水晶马上就要被偷了。
皇宫内。
朝堂之上,众大臣们齐聚一堂,面对着大新军队的压境,他们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清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眉宇间透露出深深的忧思。
“皇上,”穆彰阿缓缓走上前来,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大新军队来势汹汹,我军兵力疲弱,难以抵挡。为了国家社稷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生死存亡,臣斗胆请陛下三思。”
清帝沉默不语,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光芒。
他何尝不知道此刻的困境,但他身为一国之君,怎能轻易言降?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三十万大军败于常山,现在他们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
只能固守城池,而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兵败投降。
穆彰阿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一片议论声。有的大臣赞同穆彰阿的观点,认为投降是避免更大灾难的唯一出路;有的大臣则坚决反对,认为投降会损害皇上在史书上的形象。
清帝沉默不语,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穆彰阿,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穆彰阿所言非虚,大新军队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就在这时,端华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皇上,臣认为投降并非不可,但是要确保您和百姓的安危。”
端华的话让清帝陷入了沉思。他明白,继续坚守只会让更多的士兵和百姓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会让他的家族在历史上被抹去痕迹。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皇上啊,只要人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我们可以学越王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