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益州调兵(1/3)
冉求,此人可不一般,他乃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员,尽管如今已年过五旬,但他的才干非常,想当年,正是身在鲁国的冉求看到了楚国的招贤令才会向滞留在卫国的孔子建言,让其来楚国试试。
话说当年孔子满怀壮志地踏入了楚国之后,尽管他并未得到熊章的看重直接进入楚国的朝堂涉足于楚国的政务当中,但他凭借那渊博的学识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使得他在章华学宫之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楚国教育领域的每一处角落。
时至今日,在那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章华学宫中,依然屹立着一尊孔子的雕像。
这尊雕像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岁月,更象征着孔子对于楚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毋庸置疑,孔子给楚国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积极且深远的,其贡献之大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在初始阶段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其中最为艰巨的当属起步之时。
特别是当知识传播尚处于原始的口口相传之态时,而且还是在被称为蛮夷的楚国,这种艰难程度便愈发凸显出来。
毕竟,在此种情形之下,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几乎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瓶颈。
然而,孔子与其众多杰出的弟子们适时而至,他们宛如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楚国教育之上的重重迷雾。
又似一场甘霖,滋润了那片渴望知识滋养的干涸土地。
冉求,曾在鲁国步入仕途,并荣任曲阜学宫的祭酒一职,因其才华出众、能力超群,深得鲁侯的高度信赖。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后来强大的齐国悍然发兵攻伐鲁国,致使鲁国最终沦陷。
之后国破家亡的冉求毅然带领着自己的门人弟子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了楚国。
抵达楚国后,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学问造诣,冉求成功受聘为章华学宫兵学院的博士,而不是像其他师兄弟一样成为礼学院博士。
冉求是孔子诸弟子之中少数几个知兵的。
如今熊章让冉求带领三万大军进驻商淤城,显然是有重用的意思。
如今孔子的诸多弟子,尤其是鲁国覆灭之后,那些留在鲁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