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义驰北海,东莱郡太史慈(4/6)
文举公时常遣人送来粮米衣物。”
“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剧县被黄巾贼围困,文举公危在旦夕,子义不可不去相救。”
“还有之前替你扬名的北海康成公之子郑平,如今也成了文举公的女婿,既是兄弟之妻,理当护其周全。”
“莫要忘了你父亲的教诲。”
太史慈一凛:“我跟显谋义气相投,情若兄弟,显谋之妻在剧县,我又岂能不去?文举公又有恩于母亲,若不报恩,世人岂不是说我太史慈是无情无义之人?”
“只是如今东莱的贼人也不少,孩儿担心母亲安危。”
“而且,孩儿刚到家——”
刘夫人训斥道:“子义,恩人兄弟有难,你岂能顾念家中事而踌躇不前?覆巢之下无完卵,倘若连文举公都被黄巾击溃,还有谁能击溃这东莱的贼人?”
“你速去救人!即便不幸遇到了贼人,母亲尚有手脚可以逃难。”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畏首畏尾?”
“去辽东三年,你连基本的志向信义都忘记了吗?”
刘夫人出自东莱刘氏大族,跟刘繇和刘岱的都有渊源,这家风教育,都是传承了数代的。
若非如此,又如何能教导出太史慈这般文武全才。
要知道,太史慈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了郡吏了,更是奉命出使洛阳。
不仅如此,太史慈还敢计坏州章,更是在之后从容去辽东避难。
这没点儿家世背景,太史慈又如何敢破坏州官的奏章?
受刘夫人训斥,太史慈不敢忤逆,凝声应道:“母亲切勿动怒,孩儿这便去剧城!”
太史慈也是果敢勇毅的,母亲有命,太史慈自当奋勇前进。
看着刚刚到家又匆匆离去的太史慈,刘夫人强忍母子离别之苦,喟然长叹:“子义,莫怪母亲心狠。大丈夫处事若无信义、不明恩德,又如何能提手中之剑,升天子之阶?”
“你父亲早逝,不能再替你扬名,这功名只能你亲自去取了。”
“母亲能做的,就是让你不受家事牵挂。”
太史慈个性刚烈、深明恩义,受的便是刘夫人的自幼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