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5/6)
遥远,二来这名望不够。
即便举旗讨董了,也不一定有人支持。
但现在,糜竺却说到陶谦心坎上了。
现在帮了刘备,今后举旗讨董,刘备不得响应?
刘备响应了,这孔融得响应吧?
公孙瓒又是刘备的同门,刘备要讨董,公孙瓒也得支持下吧?
还有这泰山太守应劭,上回也没会盟。
既然肯借兵给刘备,想必也是跟刘备关系极好的。
这一举旗,就有刘备、孔融、应劭、公孙瓒响应,今后这天下谁敢不称赞一声陶使君?
“子仲言之有理!只是这贩卖的粮食,也得有分寸,切勿让徐州也闹了粮荒。”陶谦摩拳擦掌,显然已经被糜竺说动了心。
糜竺点头:“使君放心,如何贩卖,我自有分寸。”
得了糜竺的建议,陶谦当即响应了刘备的檄文,传檄各郡县。
糜竺则是告了几天假,星夜返回朐县,让糜芳准备钱粮运往北海国。
但糜竺的决定,却让糜芳颇为费解。
“兄长,既然那刘备准备用钱来购买粮食,自然是在商言商。”
“但兄长你不仅要运粮,还要送钱,这是什么道理?”
糜芳虽然自幼受糜竺教诲,但也只是在骑射武艺和商业上有些水平,这心眼儿却没糜竺转得快。
简而言之,糜芳的心气太小,大事上看不清分寸,在小事上又斤斤计较。
糜竺见糜芳不理解,凝声教诲道:“子方,平日里让你多识些春秋大义,伱偏偏只去学商贾之术。”
“刘府君仁德载世,不惜传檄各郡,也要救助北海国的十余万流民,如此仁义之举,岂能不让人钦佩?”
“但购买十余万流民的钱财,何止千万?刘府君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钱财来购买钱粮。”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北海国的豪强富商借钱来够粮!”
“而如今,我以钱粮相赠,急刘府君之急,他日糜氏若有难处,刘府君定然会千里奔赴救我糜氏一族。”
“子方啊,我告诉过你很多次,钱粮皆是身外物,累世名望才是传承糜氏的核心。”
这样的话,糜芳已经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