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嫌隙(一)(3/5)
罪。”甄嬛深知后宫嫔妃不得干政,所以便咬紧牙关坚决不能承认有此事。
但甄嬛的举动在太后眼里就成了不见棺材不落泪:“哀家准你自己说,提出追封太妃一事,你有多少参与其中。”
甄嬛当初除了提议给年氏兰复位,还有追封太妃一事,因追封太妃事关重大,皇上曾来问过太后的意见,虽说在安陵容那里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但甄嬛提议这事儿也被太后知道了。
如今,太后将话说的这么清晰,甄嬛也知道自己不能轻易蒙混过去:“太后明鉴,臣妾再年轻不懂事也知道后宫不得干政,皇上是圣明之君,追封太妃之事,心中早有决断岂是臣妾可以左右。臣妾愚钝,以为追封太妃是后宫之事,才敢略说一二句话。若说朝政,是绝不敢有丝毫沾染的。”
虽然甄嬛的回答合情合理,但这也要看太后买不买账了。
“纵使你无意于朝政大事,你敢说这件事中,你没有半点私心?”
安陵容不禁感叹,太后不愧是历经千难万险,坐上太后之位的人。看问题尤其敏锐,旁人若想糊弄太后可谓是难如登天。甄嬛就算是女中诸葛,在太后面前说话也得小心翼翼。不过在追封太妃一事,甄嬛确实没有什么好处可捞,只不过是为了替皇上分忧才提出这个建议。
“臣妾不敢欺瞒太后,皇上是一国之君,总忧心于朝政废寝忘食,臣妾得幸于皇上能够侍奉左右,若有私心,也是希望皇上能够万岁平安。臣妾也能得以眷顾,平安终老。”
太后见甄嬛说的恳切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这点私心后宫哪个嫔妃没有?也罢,起来吧。”
“谢太后。”
既然甄嬛说一切都是为皇上着想,太后也就顺着甄嬛的话头规劝她和沈眉庄:“你的私心人人都是一样的,有了皇帝才有你们。有皇帝在,这后宫,不管是得宠的失宠的,终究还有个指望,有个盼头。如果皇帝不在了,皇后自然是没说的。贵为太后,就像曹贵人,她起码还有个女儿可以依靠。可是像你和惠贵人这些没有孩子的,尽管眼下风光,只怕晚景凄凉。说穿了,不过是在等死罢了,所以你们能指望的,也只有皇帝一人。”
太后本就觉得甄嬛干政过多,说这些话也是为了提醒甄嬛,嫔妃的本分是尽心侍奉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