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星球命数-寻找生灵(2/3)
赤道地区地形多样,有宽达 160 千米、深达 500 米的撞击坑,犹如大地的眼睛;有宽 120 千米、深 15 千米、长至少 1,500 千米的峡谷,宛如蜿蜒的巨蟒;还有长 860 千米的曲线山脊,以及可能是火山构造的杂乱地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卷。
关于金星是否存在生物的问题,目前科学界犹如被迷雾笼罩一般,让人难以窥探其真实面目。
我轻声呢喃着这一颗星球,大气层中竟然发现了磷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在地球上通常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连,仿佛是生命存在的标识符,由某些微生物所分泌。这一惊人的发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我对于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无尽猜测。然而,我想到有科学家提出了其他非生物过程的解释,如金星上的火山活动、地质运动、风暴雷电等,这些过程如同一个个神秘的谜团,让人难以捉摸,也可能是磷化氢产生的幕后推手。
此外,金星的大气层好似一层厚厚的棉被,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表面温度高得令人咋舌,且存在强烈的温室效应,这些条件宛如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生命的存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尽管有科学家推测金星上可能存在基于未知的生物化学原理的生命形式,但这一观点犹如夜空中的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总的来说,金星大气中存在磷化氢,这就可能是生命存在的蛛丝马迹,但同时也存在非生物过程能够产生磷化氢的可能。
因此,关于金星是否存在生物的问题,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来盖棺定论。那是因为科学家还无法亲自来到金星。不过,以后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难题,科学家们的星际旅行就如同探囊取物般轻松,真正的星际探索即将拉开帷幕……
观察完金星后,我转瞬间抵达木星浩渺的上空……木星(jupiter)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闪耀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近,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古人对这颗行星的认识由来已久,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为其命名。而在古代中国,木星则被称为岁星,因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 12 年,与地支相同。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通过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现出青色,与“五行”学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