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所剩无几(6/7)
说到怎样消除腥味
他之前咨询过大妈,现在葱、姜、蒜都需要配给券,连街道办公室都不怎么发了。
家里的食盐库存也所剩无几。
最后,他在床底下找出一瓶泡制的老酒,面对奶奶充满关怀的目光,他在鱼片上洒了一些酒,均匀涂抹之后放入四方桌子上腌制起来。
剩下那鱼脊骨和剔除鱼刺的小块鱼肉,因为他计划用来炖汤送到医院给父亲喝,所以不用酒去腥,而是撒了些盐,混合后也摆在旁边的鱼片一起腌制。
他在床下的衣物袋里翻找出手绢,在水槽边上反反复复用肥皂搓净,再用开水中浸泡以作滤网使用。
随着时间推移,张建国的烹饪技艺晋升到娴熟的级别。
即便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他依旧难以单纯凭技艺做出色味俱佳的菜肴。
只能说鱼的腥味大幅减少,勉强还算能入口。
然而当清蒸鱼片和鱼骨汤上桌时,得到二姐张盼娣热烈的赞赏;就连大姐尝过后也赞叹味道好。
……
初中的早晨,阎埠贵亲力亲为来到后院唤醒张建国,一起去钓鱼,并且在巷口请他享用油条豆浆,简直是大手笔投资!接着,他又叫来阎解成,一同去北海。
三人选好适合垂钓的地方,张建国挂上一颗玉米粒抛进湖里,开始了钓鱼运动的摇杆动作,这动作让他又好气又好笑:阎家父子竟拿起用麻绳系的铁钩,模仿他的动作在一边摇起钓竿!
他们在“摇”
什么?明明是感应水面下的鱼钩!
但这种方法对技术感的要求极高,就像中医诊脉,得靠敏锐感知鱼竿另一头的微弱反应。
因此,对于他们会模仿这一点,张建国毫不担心。
今天挂着鱼饵,鱼上钩的效率明显提高。
尤其这种实心玉米粒耐受性佳,减少了不少消耗。
两个铁桶装满了鱼后,他们只损失了区区五颗玉米。
这样的成效实在震惊了阎埠贵,而对于阎解成,一个多小时以前他就不钓鱼离开了,现在不知去了哪里玩耍。三大爷,我们去轧钢厂食堂的时间差不多了。 张建国轻声提醒。
说着,他提起身边的锤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