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司马懿:让子弹飞一会(4/6)
泗水亭长,之前的直属上级了。
早在刘邦尚未起事之际,萧何便已屡次替他善理后事,收拾烂摊子。
后面刘邦去了芒砀山,也是萧何把他找回来的。
不仅如此,在沛县起义的时候,也是萧何和刘邦一起谋划的。
因此,萧何那算是大汉的原始创股东了。
但是创业初期,萧何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因为当时刘邦的家业尚微,萧家主管的内务事情不算多,大家都能做。
他的能力也就没有完全展露出来。
直到刘邦破关,进入关中后。
萧何干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那就是搜集整理大秦帝国的一切户籍、土地及各类产业信息资料。
这一下,那算是给刘邦装上一双洞悉天下的“天眼”。
使得刘邦在日后与项羽逐鹿中原时处处抢先手。
那时候,大汉对各地人口数量、田地分布、赋税收入、矿产资源以及各行各业工匠技艺等情况了如指掌;
反观西楚,则如盲人摸象般茫然无措。
此后,当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之际,韩信又四处征战,横扫诸侯各国之时。
萧何始终稳坐关中,全盘掌控着所有军队所需的粮草物资供应,并合理调度各类军械装备。
数年之间,得益于萧何卓越的后勤管理才能,汉军从未因军需匮乏而陷入困境。
不仅如此,后来萧何更是亲自主持修建了长安城。
然而,待到大汉江山一统,萧何的路也就不好走了。
不过那时的他,也算是年迈体衰,时日本就无多了。
总体而言,萧何的功勋似乎显得平淡无奇。
仿佛与“大汉第一功臣”这个称谓并不相称。
但萧何能够管理好数十万人的后勤事务,这就足以说明他的厉害了。
特别还是在生产条件低下的古代,要确保数十万大军在外征战数年之久,而内部依然保持稳定有序,这绝对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质疑古代军队,存在虚报人数等问题,这个确实是有,什么百万大军,实际就十来万的情况很多。
但即使正规军数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