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后山太乙观(2/3)
有很多文人墨客来过,元辰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有很多石壁。我们正一派又在这里传教两千多年,所以山上有很多石壁石刻的。
比如苏东波和黄庭坚,他们都来过。苏东波当年送他儿子去南康府上任,路过这里时,他的爱妾病逝了。特意来请我们道观的道士做法超度,还写了篇《召请文》,现在还留在我们道观。那边有个石壁,刻的就是苏东波的召请文。”召请文纸质的张宇辰在太乙观的藏书房见到过,现在放到家里去了,当然不能说出去,这个东西经不起别人惦记啊。古人不是说过吗,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带着韩菲烟来到刻字的石壁旁。
《召请文》繁体字的:张宇辰拍韩菲烟看不懂,就念了起来
近代先朝,帝主尊荣位;勋戚侯王,玉叶金枝贵; 宰执中宫,彩女嫔妃类,梦断華胥,来受甘露味。
国士朝臣,经纬匡时世;牧化黎民,未遂忠良志; 失宠怀忧,谪降边邦地,恋国游魂,来受甘露味。
武将戎臣,统领三军队;结阵交锋,锣鼓喧天地; 北战南征,失陷沙场内;为国忘躯,来受甘露味。
大施门开,荐拔孤魂辈;祖祢先亡,五姓冤家类; 八难三途,平等俱超济;仗圣光明,来受甘露味。
福生无量,宿有无边誓。 观见众生,苦海常漂溺。 垂手殷勤,特驾慈航济。 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
太乙救苦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苏轼写的文章,文词优美,感情丰富。从自己爱妾的仙世,又引申到帝王后主,文臣武将及社会各行各业。将自己的大爱展现的淋漓尽致。没有因为自己的谪降边邦地而怨恨,所以我一直接觉得苏轼他才是一个大修士,他的心境已入化境,比我们高出太多,我们只有仰望的份。你有空可以读一读苏轼的《定风波》,这片就是已入化境的他写的。
“元辰山作为道家福地,曾经这里有过许多道观,但今天都消失在群山中。看到那棵大茶树了不,这个听我师父说是当年张三丰晚年来这里修行时种的,茶种还是从福建带来的。这个茶树比较奇特,可以解丹毒的,古代的道士炼丹修行,结果吃着吃着就中毒了,就得靠其它东西来解毒。所以这颗原产地福建的茶树就被种植到这里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