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收购造船厂(2/3)
基础上研究全新的技术,以便能够制造出科技含量更高的船舶。然而,他对县城现有的造船厂并不抱有太大期望,因为那里的设备陈旧且缺乏现代化,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至于那些旧的二手设备,他更是不屑一顾。不过,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工人,他认为如果将来有需要,可以随时招聘他们。毕竟,在当今的神州大地,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类工人,无论是哪个行业、哪种熟练工种,只要有足够的资金,都能轻松招揽到合适的人才。
刘县长迅速取来一份政府内部专用的地图,然后与张继先一同仔细研究起来。两人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不断寻找着合适的地点。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县城,但经过一番思考后,发现这里并不适宜。接着,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小甘棠湖。尽管这个地方面积足够宽阔,但由于已被列入规划范围,且往来船只频繁,同样不太符合要求。因此,他们不得不继续寻觅其他更合适的地方。
最后,他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开埠镇西部,距离此地约 4公里远的一处鄱阳湖港湾处。对于这个地方,张宇辰心里很清楚,这里有着许多优质的深水港湾,但由于鄱阳湖的面积太过庞大,这类优良港湾数量众多,因此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然而,这一次张宇辰却将目光投向了这里,这对于当地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这片土地上既没有村庄,也不存在农田,因此所有与土地相关的问题都相对简单明了。张宇辰以500万元的价格成功获得了港湾及其周边土地长达50年的使用权。紧接着,一支专业的团队迅速进驻并展开了详细的测绘工作。没过多久,一份精心设计的图纸便呈现在眼前。县政府对这份图纸表示高度认可,并迅速批准了建造造船厂的申请。
根据规划,整个港湾将修建一条长达一公里的码头,而造船厂的十个万吨级船坞将沿着码头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期工程包括一条连接至开埠镇、长度达四公里的公路,以及整个港湾的码头和两个万吨级船坞的建设。这一系列的工程计划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造船厂,为未来的船舶制造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这个港湾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按照张宇辰的规划,这片区域将会被打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