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倭寇来袭(5/6)
菲的高度酒,抛开技术性不说,这个时代现实中也不知有没有人生产70度的酒?市场决定产品。
还有就是抗生素的运用,这个时期还没有认识到这个东西,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
感染率居高不下,伤员的死亡率也就高了。
没有抗生素,缝合的伤口,有时比开放式的伤口更容易术后感染。
但如果伤口太大,不进行缝合止血,又会流血而死,两相比较,还是要进行缝合。
李奇发现,自己那点有限的现代医学,在这里是发挥不出什么改天换地的效果的,惟一的作用,就在于理论方面,战后要进行一个培训,把理论建设抓好就行。
但现在不是谈理论的时候。
李奇只简单的安慰了几句,叮嘱要保持伤口的干燥,如果发现不对,要进行换药,换干净的药和用蒸过晒干的布。不要直接用水调和中药,一定要用烧酒。
还交代要用山寨里能找到的最高度的白酒来泡消毒药酒。
赵老头把李奇的讲话,认认真真的记录在本子上,虽然他不明白李奇为什么这么说,但他根据这段时间来的经验,知道李奇这么说一定是对的。
长着山羊胡但年纪并不老的老中医,也认真的点着头,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
他是这次李奇从附近的村里强请过来的大夫,听说在这四里八乡的挺出名,祖传的医术。还给他配了山寨里不多的马作为坐骑,也算是礼遇有加了。
大夫还带了他的十多岁的儿子作为帮手。
本来大夫怕危险是不打算带儿子的,只想带个学徒。但李奇强请他的时候,非要坚持让他带着那从小就跟着他学医的儿子,大夫咬咬牙也只得无可奈何的答应了。
大夫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职业,土匪们一般也不轻易得罪他们,更别说去打劫大夫了。
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需要大夫救命,山寨里的土匪,对待大夫都是客气的很。
外面各人都忙碌的很,李奇也没有去添乱,他相信三叔会处理的比他更好,也就懒得去动脑筋了。
信步来到关押俘虏的地方。
黑水寨的土匪,都非常听话,并没有什么反常。
大多数时候山寨之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