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6)
曾经的清苦,国营企业的大发展让我们这些厂里子弟有着无限荣光与生俱来的优越和幸福感,更何况是对于当时的乃至全国最有名的国营大企的我们,是多么大的幸事。和平年代的军工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和大力扶持,转型投入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走在潮流尖端的861厂,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前辈们为执行国家政策性转型和工厂的发展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在大潮中突出重围力拔头筹,是当年的白云冰箱箕踞佼佼者行列,全国家用电器十大品牌。杠杠的荣誉,杠杠的名气,杠杠的经济效益。本来这样历史背景的我们就是比农村的孩子骄傲的,比他们优越的,农村孩子一般是进不了厂子第中学的,即使想方设法入了学,也有着格格不入的区别,而我却懵懵懂懂的不知所谓,许是从那时起,不,或许是从三岁时就一个人打牛的那时起,我就有了自己眼里的世界和生活的方式。
我父亲是当年老牌大学的佼佼学子,学生会主席、班长、和毕业分配小组的小组长。凭借有着铁打的成份、优异的成绩,当年才被分配到这个什么都得优的才能进的保密单位——百年军工大厂。有朋友会问了:为什么又要回头强调父亲的政治条件呢?当然,我的心性自然是离不开这些因素的。父亲是这样一个国营大厂里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没有后台没有关系没有历史背景没有任何的,完全是过硬的本领和自己的努力。我在这样的环境慢慢成长,也真不懂得世界甚至生活,只有自己不知所谓的小小的喜怒哀乐。
慢慢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学着、笑着、吵着、闹着、成长着······。记得读初中的时候,喜欢在天气好的日子里早上放学各个班级都会有同学去抢占校园里为数不多的乒乓球台子(其实也不少了,只是玩的人太多了),而似乎这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是必选项目,也许内心当时也不是真的了解国球意味着什么,只是单纯的玩。打球的人多,而家里有球拍的人少,能不回家吃饭的人也少,所以有的早早的吃饭早早的来站台子,又是经常会一步的快慢而没有台子打不了而郁郁寡欢一群人。为此,我们小小团队在当时就可以为了这小小的团队而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每天会派一个人专门早上放学后不回家吃饭而去抢占制高点(最好的球台,当时室外都是水泥球台,有的也有些许的残缺不全了,为了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