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西洋大帆船(3/5)
逐渐形成了制作西洋大帆船的严谨程序,沿袭至今五百余年。
从早期的圆肚子,大艉楼船型演变为更适合远洋航行的流线型,小艉楼,造船的程序更加严苛,繁琐,往往需要两~三年才能建成一艘大帆船。
这样制成的西洋大帆船船速快,船体结实耐用,能够经受大西洋和印度洋恶劣的惊涛骇浪,实现跨洋航行的梦想。
这方面,千石福船就差的远了。
所谓的千石福船,也就是六七十吨到100多吨,能有两百吨就顶天了。
西洋大帆船则不然,就以郑国泰购得的这四艘西洋大帆船来说,是一大三小。
最大的一艘820吨,上下四层甲板,船舷两侧开有炮门,共有上下两层炮门,应装备24门火炮,实际上只有六门火炮。
其他的,应该是被原船主卖了换钱。
三艘小一点的也有500吨,属于西洋大帆船中最普遍,也是数量最多的武装商船,船舷两侧开有一层炮门,应装备火炮14门,每侧船舷七门火炮。
这样配备齐全的武装商船,具有非常强大的火力,远洋航行也不需要护航舰船,普通海盗拿他根本没辙。
实际上
船上多的还剩三四门炮,少的一门都没有了,应该也是被原船主门德斯先生拆卖了换钱,毕竟上千斤的青铜火炮值不少钱。
确定没什么问题后,郑国辉率领着手下官员登船,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最大的一艘西洋大帆船。
这艘大帆船长近四十米,宽约98米,用料扎实的船舷足有一尺半厚,在船底至水线上部,包裹了一层手指那么厚铅皮,刷了厚厚的十多层桐油。
这是为了防止海洋生物寄生以及驻船虫侵蚀船体,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必须得承认
经历数百年大航海时代的积累,欧洲各强国在航海领域,其深厚的底蕴东方国家暂时无法企及。
在大帆船上
高高矗立着前,中,后三个合抱粗的桅杆,是典型的三桅大帆船布置,但是在后桅,还有第四根桅杆,挂在上面是一张较小的方形帆。
整个舱面上
大大小小绞缆机,成堆的帆索星罗棋布,其中一个小圆桌那么粗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