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恭亲王奕訢(2/5)
布衣者居多,还有很多补丁摞补丁的穷苦人,枯瘦的脸庞上满是麻木无助。
这在贫民居多的南城更是多见,一种老大帝国的腐朽,沉闷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心生异样。
京城满人众多,格外讲究个“礼”字。
在路上遇见长辈宗亲,街坊邻里,打老远的就双袖一拂,扎了个千儿下去。
“哎呦……六爷,今儿怎么有空出来逛逛,我这儿给您行礼了。”
“别介啊,陈二爷,当不得。要是行礼也应当我先,我这给您回礼了。”
“您客气。”
“不能啊,您吉祥!”
对方也是扎千儿回礼,点头哈腰的一阵寒暄,转过身各走各的,嘴里还要嘟囔一句;“他娘的,晦气……怎么碰到这個兔子爷?”
这种点头哈腰,动辄跪拜的奴才习气,腰杆子直不起来。在京师中尤为深重,让郑国辉看的直皱眉头。
倒是东南十数省之地,这种习气淡漠了许多。
兴许是当地的满人被连根铲除,顺带着的新变化,倒是喜闻乐见。
汉人礼节中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寻常交际往来抱拳作揖即可。
君子相交如兰芝之香,等闲不会行如此大礼。
不多一会儿
一行人已经来到恭亲王府门前,郑富上前又递了拜贴,顺手将10两银子的银元宝塞了过去。
恭亲王府的中年门房神情倨傲的用手颠了颠银子,鼻子冷哼一声道;“得嘞,我去给王爷回禀一声,在这儿等着吧。”
看这样子,似乎并不满意10两银子的门包。
郑富腆着脸笑着说道;“劳您累,跑一趟回来,我这儿还有孝敬奉上。”
“嘁,屁大点事儿还跟爷分几波?在台阶下等着吧,不要冲撞了王府里的贵人。”
“知道,知道了。”
郑富陪着笑,等到这位门房大爷进了宅之后,这才直起身来,神情略有些无奈的嘴角一扯。
只是通禀一声,10两银子的门包还嫌少,那得给多少?
这一去,足足两柱香的功夫才返回来。
这个门房大爷在门口一站,脸上满是“吃了亏”的神色,对急忙凑上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