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皇帝回京,阿拉伯黑奴(1/4)
不超过五岁的孩童,占据总国民人口60%是特娘的什么体验?
李承乾一脑门子的汗。
快速的翻看着手中的文书。
关内道和河北道、河东道贞观六年的新生人口比之贞观五年明显减少,这除了本身父母工作可能受到影响外,这三道的人口结构趋于完全饱和,也是一方面的因素。
但是这几道的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但,大唐其余各道因为新政效果的全面铺开,却是迎来了他们的造娃冲刺。
原本应该减少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减反增
这下,朝廷面临的压力又将会以指数结构增长。
翌日朝会,李承乾便着重的与百官商议起了这件事。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大唐的人口增长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警惕的,也并非没有向李承乾谏言说该让老百姓们,减少生育。
但被李承乾否决了,后世的计划生育他是知道其中残酷的。
且不说百姓们想要生孩子,那是说明了眼下生活富足安康,还有利可图,若是不让生了,那难道百姓们就真的不生了吗?
那岂不是另一种的人口藏匿?
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殿下,眼下我大唐人口虽说破亿,但青壮年占比却不足三成,恐国朝不稳,若想要稳定局面,暂且减少新生出生土地分配迫在眉睫”工部尚书段伦出列谏言。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唐俭却是表示反对:“殿下,不可!如今官府鼓励生育已有数年,忽然停止或减少新生儿土地分配,恐激起民怨,须知患寡而不患均有些百姓家已经多分配了土地,孩子少的反而吃了亏,百姓恐有怨言啊。”
“那就迁移!河西道、镇北道,还有如今新开设的辽东道都是人口匮乏的地方,且还有大量的土地。”刑部尚书李道宗开口。
“如今都已经分配完土地了,百姓也都已经分家分户,岂会丢下眼下耕作的极好的土地和奴隶,千里迢迢的去那些苦寒之地?”
“”
朝堂诸公你一言我一语,皆说的有理,但又彼此多多少少有些想法。
李承乾身旁,九皇子晋王李治和八皇子越王李贞静静看着。
其实大体的框架,早在新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