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绿杨烟外晓寒轻(3/5)
生,要么就找个不要钱的住处。
日头已经高起,早市散场,沿街铺面渐次开门,临街小摊贩也陆续支了摊子。
杨烟才发现,七里县虽只是个小县城,竟比她一直居住的定州府还要繁华。
她坐到南市街临河的茶摊前喝了壶茶,也就向桌对面正独自饮酒的老大叔打听出这小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商业优势。
当下国家水运要道,北接京畿虞都,南至江南清州的千里运河正是在江边这个小县城与东西流向的长江交汇,江水又向东蜿蜒出烟波浩渺的溪澜湖泊。
自前朝百余年前运河凿成通航,七里县即成为连贯九州坤舆腹地、东西南北水路的重要商贸漕运码头,原是渔樵种桑的破落小城摇身一变成了入京贾货、交流西域的转运枢纽,扼水路贸易之要津,几乎可遍地淘金。
虽然西北正在战乱,这里却仿佛世外桃源般宁静祥和,市井安逸、商业却欣欣向荣。
南市街坐落在内城河澜水夹岸,是七里县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面张灯结彩、人流如织,宽阔的步行道被沿街糖酒杂货零售小摊几乎占满。
小摊背靠着的又是无数商铺:解库,当铺,医馆,珠宝首饰、胭脂水粉、布料成衣、瓷器铺子……遍布的还有各色平价酒肆、饭馆客栈和勾栏瓦舍。
而沿着南市街任意巷弄拐入,通向的都是分类聚集的行当街:铁器、酒坊、油坊、布坊街……好像把全天下的东西都搬来了。
“可谓‘四海之间皆是客,北瞻京畿南望江。贾商云集研桑计,富甲天堂温柔乡。’”对桌大叔边饮酒边赋了一首不入韵平仄也不合的打油诗。
他瞅了瞅街边的澜水河,将‘温柔乡’字眼特意强调了一下,轻佻地向杨烟道:“小子,来到这儿,只要你肯卖力气,不愁赚不到钱,更甭愁花不出去钱。”
说罢又饮一杯。
刚巧茶摊边跑过几名垂髫小童,边跑边唱:“南市街上走一走,行去千斤船,归来金千斗。南市街上疯一疯,行去千斗金,归来行囊空……”
南市街东边尽头,澜水河出城汇入运河,两岸自成货运码头。
那里永远一片繁忙,商货大船常在此换成小船入城贾货贸易,而无数彩船花船也由此泊入澜水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