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三年(3/4)
12月24日,红星轧钢厂围墙挂满了标语,今天是车间转炉正式开始炼钢的时间,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和实验,15吨转炉已经建设完成,于今日请冶金工业部领导莅临现场指导工作,也是厂内第一台轧钢机装配完成试机的日子。
上午10点,各级领导已经到了炼钢车间,里面高温气体蒸腾向上,杨厂长在收到张家成的示意后,点了点头,转炉炉口打开,滚烫的铁水带着暗红色的光芒流入钢水包。
随后一众领导又来到了研发车间,参加了研发车间轧钢机开机仪式,杨厂长带领领导到会议室开会,先汇报了轧钢机运行数据,动力更强,速度更快,提高了机械性能18,可投入量产。
炼钢车间数据也已经出来了,早上8点开始炼制铁水,9点20分将铁水灌入转炉,10点03分炼制完成,第一炉出钢量达到1378吨,钢材可作为普通钢使用,转炉炼钢顺利完成。
会议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些冶金工业部来的领导都知道,有了这个数据,今年的指标没问题了。
领导也急着回去做汇报,说了几句话后,带上人都走了,厂里继续进行着生产,江锋还在办公室写资料,加上前面的两台,江锋已经拿出了四台设备的详细资料。
不过现在的机械厂还只是一个雏形,现在是冬天,没法做基建工作,不过也没关系,在研发车间培训工人,组装机械,能装几台就装几台,到时这些都是样品。
春节前,江锋拿出了总共六台设备的详细资料,轧钢厂在年底不光是超额的完成了任务,杨厂长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在抢着要定第一批出来的红星牌机械。
王师傅和一帮炼钢工人春节都没回家,接到的命令是,协助四九城钢铁厂建设转炉,请过去都是给技术员的待遇做为补贴,四九城在年底还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交钢铁运动,不过四九城收的都送到红星轧钢厂了,其他工厂的炉体还没建好呢。
1961年,夏,从三年前红星机械厂的成立,让华夏结束了进口机械的局面,所生产的“红星牌”机械设备在国内是供不应求,不光是钢铁行业的机械设备,各种类型厂家通过关系,把厂里的机械送到机械厂,让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改进。
现在的机械厂能自主生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