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6拼的就是脑子快(3/4)
,两位爱卿这次夸错人了。”
田鹏和楚添震惊得许久才回神,田鹏想说一句后宫不可干政,但想到今日朱不吝的下场,忍了忍,“不知陛下打算第一期写什么?”
李端锦将林攸宜写的经书递给二人。
田鹏负责天下书院,但看到林攸宜的字时,又是一惊,心想,“皇后娘娘这字写得真不错。”但向来对女子有些轻视的他什么表情也没露。
李端锦将田鹏的细微反应看进眼里,心想,日久见人心,等大同时册轰动,有他求着林攸宜的一日。
当晚,田鹏便召集文华殿官员商议发册一事,郎志飞听到田鹏的阐述,眼睛直发亮,“田大人,下臣敢打赌,这册子一经发出,定会引起轰动,咱们文华殿这次风头可要盖过六部了。”
文华殿管着天下学子,朝堂上从来都是陪站的,文华殿的官员深感郁郁不得志,任寒贤感慨道,“郎大人说得不错,这是我们文华殿、也是书院和学子的一次机会,陛下英明。”
英明的不是陛下,不过田鹏才懒得去解释,他终究认为女子只适合安稳于内宅。
郎志飞、任寒贤等召来京城四大书院院长,又拟文书传令天下书院誊写皇后手写经书。
四位院士看到文华殿出来的样本,眼睛都冒着精光,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学子们誊写的《大同时册》传遍大街小巷,那是多么的荣誉啊。
而且,陛下还亲自出了一道题,如何看待谣言对于朝政的影响?
学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字,由学院推荐优秀文章交给文华殿上呈陛下。
也就是说,陛下广开言路,开辟了学子们文章直达天听的渠道。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子们有机会得到重用。
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致仕?
就算撇开以上不谈,就关陛下亲笔提名、策划这一点,就足够他们拼命去陛下面前搏个前程。
“陛下选了十个地方先行试行,总共发110万册,京城占20万册。”田鹏介绍。
同华书院院长石铮笑眯眯看向田鹏,“田大学士,我同华书院有学子近3万人,一夜时间,保证完成10万册。”
“奸诈!”秋晨书院、落白书院、旭日书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