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集资买三轮(2/4)
着两百多斤,都能走二十几里。”
张江河怼了几个想占便宜的邻居,随后坐在一旁看戏。
免费帮忙?那是不可能的!
这次免费帮忙,就会有下次、下下次、无数次。
加油需要相应的票,普通人就算有车,能不能买到燃油,都是个未知数。
出人出车出油,免费帮邻居拉东西,怎么可能?
禽院目前的住户,还不到二十户,每户十五块钱,刚好够买一辆三轮自行车。
贾张氏不愿掏钱,易中海给贾家掏了。
“三大爷,这是我家的。”
“三大爷,这是我家的。”
“老阎,我家的十五块钱。”
“三大爷,我家拿不出这么多钱。”
一个个邻居掏钱给钱,一个个邻居回家拿钱。
也有少数邻居,拿不出十五块钱。
何雨柱算一户,何大清也算一户,何家给了三十块钱。
张江河给了十五块钱,没有帮其他邻居给钱的想法。
他有自行车、摩托车、皮卡车,用不着三轮自行车。
张江河心里觉得,同住一个院里,集资购买三轮自行车,他掏钱是应该的。
就像前世村民集资修路,修路的时候不给钱,路修好了,又想免费使用,哪有这么好的事?
十五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轧钢厂的学徒工,每月工资只有十八块钱,街上扫地的,每月工资十块钱左右,糊火柴盒的,每月也就挣个七八块钱。
院里的五个困难户,都拿不出十五块钱。
易中海号召众人捐款,张江河想了想后,又给了五块钱。
几千万甚至几亿港元,他眉头都不皱一下,就能捐出去修路、建厂买粮食。
但他不想在院里做好事,外面困难的人多了,他喜欢在外面做好事。
集资结束,钱都给了阎埠贵。
易中海和刘海中在轧钢厂上班,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空余时间太少。
阎埠贵在红星小学当老师,空余的时间很多,适合去买三轮自行车。
每个大杂院都有一个指标,三轮自行车的票,能去街道办免费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