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南北朝(6/62)
时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北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南方与北方呈现出不同的商业景象。
在南朝,商业经济活动在西晋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成为其显着特征。建康(今南京)、京口(今镇江)、山阴(今绍兴)、吴(今苏州)、吴兴(今浙江湖州)等城市构成了长江下游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此外,南朝的商业都会增多,分布领域的扩展以及分布密度的提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势头。南朝还大力经营珍奇的奢侈品,以满足统治阶级骄奢的生活要求。
北朝的商业活动相对南方较为缓慢,甚至在某些时期呈现停滞状态。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成为北方的商业中心,商业活动与政治紧密相关,商人与权贵的结合成为其商业经济的特色。然而,北魏末年的内乱导致商业活动受到影响,直到北周统一北方后,商业形势才逐渐扭转。
南北朝时期,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虽然陆路被北朝阻塞,但东南海道的利用使得对外贸易得以维持。广州、交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城市,与大秦(罗马帝国)、波斯、印度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此外,南北朝时期市场规划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在建康城内实行坊市制,区分生活区与商业区。北魏迁都后,洛阳城的商业规划更是体现了统治者对市场的细心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南北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南方繁荣、北方相对滞后的特点,但整体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
南北朝时期的市场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 城市布局:多数城市的规划布局呈现出方形或长方形,街道网格状布局比较规整,城市内部有数条主要道路,通常位于城市的东西和南北两条主要方向上,形成“十字路口”的布局 。
2 核心区集中:城市内的主要官府、寺庙、商业街区和市场等建筑物往往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形成了“城市核心区”。
3 城墙防御:城市外围常常有城墙环绕,城门设置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城墙的设置不仅为了防御,还体现了城市的等级和地位。
4 市场分类:市场分为城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