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辽(8/37)
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在军事方面,他于天赞四年(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他的妻子述律皇后(述律平)宣布摄政,以皇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天显二年(927年,后唐天成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皇后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天显五年(930年,后唐长兴元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
南下中原
天显九年(934年)四月,后唐均王李从珂废弑其主李从厚自立为帝,耶律倍自后唐上书辽太宗耶律德光请求讨伐唐末帝李从珂。 [81]八月,辽太宗亲自率军南伐。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太宗出兵助其反对后唐。 [82]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十一月,辽太宗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即晋高祖。 [83]
幽云十六州形势
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刘昫、卢重册为辽太宗上尊号为“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会同。同月,后晋使臣献上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献上图籍,至此“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辽太宗下诏,以皇都为上京,改名为临潢府,升幽州为南京。 [84]割取幽云十六州后,辽太宗将幽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 [85]
会同五年(942年)石敬瑭的养子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 [23]。会同六年(943年)十二月,辽太宗亲自赴南京,打算率军南下中原讨伐后晋,命赵延寿、赵延昭、耶律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等州分道而进,辽太宗亲率大军跟从。 [86]会同九年(946年),后晋统帅杜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