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西夏(4/37)
义军节度使
归义军是中国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直到宋朝初年,以河西地区敦煌核心的汉人地方政权。由唐朝名将张议潮建立,并推翻了当时吐蕃贵族对沙州持续60年的统治,在张议潮手中归义军势力基本达到了极盛,一度统治了河西地区十一个州,历经张氏、曹氏两个氏族统治时期。 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大批回鹘流落河西走廊。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收复瓜沙二州,三年收复甘、肃二州,四年收复伊州,咸通二年(861年)收复凉州,“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咸通十一年(870年)九月,回鹘入侵,于西桐海为张淮深所败,咸通十六年(875年)正月,又为张淮深所败。唐末,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咸平五年(1002),归义军再度与甘州回鹘发生战争,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曹延禄与弟弟曹延瑞和族子曹宗寿被胁迫自杀。曹宗寿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宋朝以羁縻对待。归义军和辽朝开始通使。景德三年(1006年),黑汗王朝灭于阗王国,寺院僧人闻讯,十分恐惧,将文物藏在隐蔽的洞窟中,这就是日后的敦煌遗书。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寿去世,儿子曹贤顺即位。天禧四年(1020)和天圣元年(1023),曹贤顺曾两次向宋进贡物品。景佑三年(1036年),归义军为李元昊所灭,第八任节度使曹贤顺以千骑投降西夏。 节度押衙是归义军政权的中坚支柱和核心力量。节度使通过押衙,将各个阶层的官员都纳入归义军府的系统中,扩大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基础。
河西节度使
河西节度使,是唐朝在凉州设置的节度使,是十大节度使里军事实力最强的节度使。在唐玄宗时期,凉州都督贺拔延嗣作为第一位天宝十大节度使,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故凉州又有“天下第一节度”之称。晚唐以后复置的河西军,是作为唐末五代时凉州一带的官军残余势力,后来的凉州温末、吐蕃六谷蕃部正是其后裔,是唐朝、大周武则天时,凉州武力豪族集团的重要组成。
于阗国
于阗(tián)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