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备战(3/4)
进行,一旦消息走漏,各地华人的生存环境恐怕将大受影响。
经过将近一个月紧锣密鼓地筹备,缅甸军方集结了三万名士兵,此外还有一万名来自印度的雇佣兵,总共四万大军如汹涌潮水般涌向丹老。
如此规模庞大的战役,对于缅甸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场大阵仗。
可以说,整个缅甸政府已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此次出征之上,每个人都充满信心,坚信必定能够一举击溃丹老武装。
毕竟丹那沙林与缅甸核心区域相距甚近,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其他方面,都占据着极大的便利。
相较于北部战线的战事,这里无需担心频繁遭遇敌军对后勤运输队的偷袭。
尽管绝大多数的丹那沙林政府人员已被清除,但仍有极少数的遗留分子不时传出一些消息。
缅甸政府如今已然明白,即便丹老武装后续进行征兵,其规模也绝不可能超过一万人。
实际上,即使没有眼线提供情报,他们也能推断出这一结论。
毕竟丹那沙林地区的人口实在过于稀少,要想征兵达到上万人数几乎是天方夜谭。
事实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丹那沙林的青壮年数量有限,其中一部分已经进入钢铁厂和码头工作,而其余的即便竭尽全力进行征兵,目前也仅有不到五千人可用。
三千名经验丰富的老兵被部署在前线的耶城负责防守,另外两千名新征召的士兵则驻守在沿海的各个防御基地。
每个基地都配备了枪支和火炮,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这些士兵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王泽等基地成员并不抱太大期望。
他们的存在更多的只是起到预警的作用,使得丹那沙林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到沿海哪些地方遭受了入侵。
这次三千对四万的战斗,当地人一无所知!
这个消息可是被新城政府严格保密起来的,甚至为了封锁消息,还抓到了好几个散播此条消息的缅方间谍。
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当地安稳问题的考量。
毕竟如果其他人得知这样悬殊的比例,肯定会认为这场战斗必败无疑。
不过基地成员们倒是信心满满哦。
说白了,他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