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1/2)
此举,正是为了防止后人以各种借口,随意修改俸禄标准。
朱元璋听了,并未表态,手中依旧把一本奏疏转来转去,神情莫测。
陆知白继续说道:“儿臣的建议,建立在宝钞价值稳定的基础上。
幸而经过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朝廷未滥发宝钞,宝钞价格整体平稳,目前仍能保值。
这其中,国债功不可没。回笼民间宝钞,集中社会资金,缓解了国库压力。由此减少了宝钞的印制,还节省了原材料……这对稳定钞价大有裨益。”
朱元璋眉头轻轻一挑,问道:“你是想说,把俸禄折成宝钞?”
陆知白微微一笑,赞道:
“陛下英明!儿臣正是此意。若要折色,不如统一折成宝钞,岂不更加方便?”
开济听了,不由得哑然失笑:“这算什么法子?与先前有什么不同?!”
朱标却笑吟吟的,不慌不忙地说:“别急,下面还有。
陆知白继续说道:“第一点是稳定钞价,第二点则是建立奖惩制度。
我提议设置‘激励金’,包括两方面:
一是绩效津贴,即官员按职责完成任务后,可获得额外的补贴;
二是奖金,奖励在水利、农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者。每季度末或年底发放,或者设长期奖励,三、五、十年的清廉奖。”
众人一听,果然是要提高俸禄,都神情凝重地思考起来。
刑部尚书李岷问道:“这绩效津贴,栖霞在用吧?略有耳闻,但具体以何标准发放?”
陆知白答道:“津贴可与考核结果挂钩,根据不同的考核表现,设置不同的绩效系数。
比如,完税率超过十成,一个季度便可多拿一成的俸禄。
当然,绩效系数不仅看收税情况,还包括讼狱、农桑、民意等各项情况,综合而定。”
听他讲得头头是道,开济的神色也渐渐郑重起来。这小子果真是有备而来。
陆知白接着说道:“同时,也要设立惩罚制度。
比如,一个衙门中若有两人及以上贪污,其他人便需连坐,一起减俸。”
没办法,连坐制度虽不讲道理,但简单粗暴,效果显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