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1/2)
第1387章
太子标瞳孔骤缩,盯着文书上密密麻麻的税制改革条款。
李祺继续道:“移民需分田造册,正可借机丈量土地。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征银,看似便民,实则”他压低声音,“可断了那些隐匿田产者的活路。”
太子标听得心惊肉跳,攥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茶水在杯中晃出细小涟漪,他目光紧盯着李祺手中的文书,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急切:“文和,这‘一条鞭法’究竟如何施行?当真能根治赋税乱象?”
李祺不慌不忙,指着面前的书册,道:“殿下请看,以往赋税,田赋、徭役、杂税如乱麻交织。农户既要交粮纳税,又得服无偿劳役,豪强却借隐田瞒丁,将赋税重担全压在贫农身上。”
他指尖划过一张密密麻麻的税目表,继续说道:“而一条鞭法,核心便在‘合并’二字。将田赋、徭役以及名目繁多的杂税,统统折合成银两征收。以往百姓需自备粮草运往粮仓,途中损耗皆由自己承担;服徭役时,离家千里,家中田地荒芜。如今只需缴纳银两,朝廷再用银钱雇人服役、采买粮草,既省去百姓奔波之苦,又杜绝了官吏层层盘剥。”
太子标眉头紧皱,伸手拿起一张图表,仔细端详:“但以银纳税,百姓手中若无银钱,岂不是要被逼去借高利贷?”
“这便是关键所在。”李祺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朝廷需重新清丈天下田地,按田亩多寡计税。富户田多,则多纳税银;贫户田少,税负自然减轻。如此一来,隐匿田产者无所遁形,赋税重担便能从贫农肩头,转移到真正该承担之人身上。”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更妙的是,此法推行后,商品交易必将更加活跃。百姓为换银纳税,会将农产品、手工制品拿到市集售卖,商贾往来增多,朝廷商税收入也会水涨船高。这便是‘藏富于民,税源于市’的道理。”
太子标听得入神,不知不觉站了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他的心跳越来越快,仿佛看到了大明赋税制度焕然一新的模样:官吏无法再借赋税名目鱼肉百姓,豪强再难隐匿田产逃避税赋,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
“可这”太子标突然停下脚步,眼中既兴奋又带着担忧,“如此变革,等于断了豪强大族的财路,他们岂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