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连锁反应(1/3)
大家都知道新负责人不开心,没人犯错呀,啥情况啊,小宇现在是烦上加烦,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想像,收购的价格农民的确没什么利润,可不能涨价,粮价高会使整个物价上涨,大多产品核算成本都是以粮价为基础的,人工工资更是,华国算是中等发展国家,四成人口是工薪阶层,人工月工资平均是三百元,养活一家三口人,省着点能存一百元左右,开支主要就是衣食住行,其中食要占一半,吃好点不至占一半,物资紧缺食品涨价的话工薪阶层的日子就紧张了。
农贸市场的价格大概是一块五左右,正常价,从田地到餐桌差价是百分之五十,挺高的了,中间商挣的,农民那小宇问的很详细,除了人工以外,亩产是六百公斤左右,普通农户十亩地,六千元毛收入,开支是种子,化肥,机械收割费,还有要上交的公粮,加起来基本上占了八成,如加上人工,农民的收入几乎没有,华国是农业大国,一半人口为农民,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让产量巨增,远东区域的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成本只有普通农户的三分之一,亩产量比普通农户高一百五十到二百公斤,对比之下远东区域的利润就高了,小宇了解远东区域的农业是张静介绍的。
忙了一天,小宇越头疼了,了解到的情况只是华国的,全球的情况呢,张静说的如果是真的,那这个字签起来责任就大了,定价权真的很重要,自己还是肤浅了,会议室静悄悄的,小宇的酒越喝越多,越喝越烦,一屋子人不敢出声,全球大农场主挣钱挣到手软,占农业人口二成都不到,远东集团就是最大的农场主,普通农户累死累活白干,人口多达几十亿,比华国普通农户还不如的太多太多了,华国有遍向农业的补贴,有国家的保护粮食价格收购,还有医疗保险,子女义乌教育等等,钱挣的少但有保障,小宇考虑的是全球农户,还有大农场主,两个极端怎么才能平衡呢,自己刚刚知道远东集团的农产品产量全球第一,基金会的种植基地如果全种小麦的话那就超过远东集团了,只是基金会的种植基地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以种植药材为主,还有的是水果,茶叶等经济做物,粮食也有,水稻居多,整体来说基金会干农业更挣钱。
小宇烦躁的又抽出一根雪茄,陈冬正要给他点上时,小宇却拿着雪茄观看起来,越看越入迷,好一会小宇哈哈大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