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水稻育苗(2/3)
慢的。
顾汐在心里算了算,今年要种的水稻田面积。自家门口的三十亩水田,得全部育上秧苗,都还远远不够用的。
首先育苗的秧田,要有足够肥力才行,她将家里发酵好的有机肥,还有草木灰都施进秧田。
再加上去年种植的绿肥,这片水田已经养了大半年,底肥很足属于上等田了!
想跟着种植水稻的事情,村里人也没有提前跟她说,顾汐也不是每次都管得过来。自家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更别提想着村民家的事了,先紧着自家需求育苗吧!
先用温水泡了一夜稻种,清晨起来一看稻粒上,就催出白点点的小芽。
当然这样短小的芽还不够,顾汐又每间隔一个时辰,打发下人们用温水浸湿一遍,加快稻种的生长催芽率。
这中间的水温很重要,水温低催芽就效果不好,水温过高又会烫死闷死稻种,顾汐全凭农科知识和经验操作。
第三天顾汐带着石头等人,亲自下到水田里,给长工们示范,如何播撒育苗的稻种。
完事后剩下时间,就等着稻秧生长,等到筷子一般的高度,就可以拔出秧苗,人工手动插秧了。
山泉村里的农家汉子们,好多人来站在田埂上,看着新的播种方式,种他们没有种过的水稻。
凡改水田的人家,尤其认真的学习,甚至还卷起裤脚下田帮忙,有撒不均匀的地方,顾汐看到后扬手给补上。
当然也不是所有村民,都愿意这么费劲费事的,把旱地改为水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年,顾汐把兑换麦种提高了要求,而导致村民消极对待种植水稻,还是有什么其它的思量。
顾汐也不想去深度细究原因,种与不种全凭村民的自愿。不过她看距离泉水口近的几户,是都将旱地改成水田了。
黄昏时陈大牛来,吞吞吐吐的说:“二弟妹,我家的水田已经弄好了,能不能匀点稻种给我?”
“哎哟!这次育苗稻种,我是按照三十亩水田量计算的。大伯哥改出来几亩水田?”
陈大牛一听这话,像泄气般顿时瘪了:“这可怎么办好呀!我家在泉口的四亩地,全都改成水田了。”
“大伯哥也别着急,种植水稻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