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烧钱的教育(2/4)
星小学外,其余小学的房屋质量,几乎都不达标。”
“如今上学的孩子,比以往更多了,尤其是女孩,几乎多了一大半。”
“每个学校的学生,也将从200多人,扩大了300人以上,学生多起来了,安全问题更不能忽视。”
闻言,祁同伟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一直都有关注,去年来陕甘的时候,最破的红星小学,就是危房。
好在当时余幼薇伸出援手,捐了五万块钱,翻新了学校。
可改变一所学校没用。
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延远县还有很多,想要彻底解决,需要钱。
很多很多钱。
在哪搞钱呢?
延远县在教育上的投资,几乎是其他县的三倍,如果再往这砸钱,可就像个无底洞了。
当然,这怨不得谁。
主要是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
想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
“翻新学校要钱,找好老师更需要钱。”孙连城继续道:“祁书记,据不完全统计,咱们延远县的老师,有70都没正儿八经的教师资格证,还有两成的老师已经到了退休年纪。”
“我再多一句嘴,咱们县的教师工资太低了,老师也没啥激情。”
“想从外面找人,可这工资,别人也未必愿意来。”
说到这,孙连城垂下眸子,又给自己灌了一口酒。
看得出来,他这个教育局长真的很头疼,也很无奈。
不像现在,97年的教师,工资都不高。
甚至很低。
延远县教师工资更低,正因为如此,之前为了招老师时,很多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也都破格录取了进来。
如今教育要改革,这些问题,也都开始接踵而至。
祁同伟点了一支烟,沉默良久后,看向了李达康。
“达康县长,咱们政府还有多余的资金没?”
“有。”李达康点点头,“可教育这玩意是个无底洞,一直投资,短时间看不到回报。”
“而且,咱们延远县在教育上,真的花了很多钱了,再投入下去,恐怕不妥。”
李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