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孤军东进(7/8)
!”
这个时代,中国军队的训练很少,很多兵一年开不了几枪,所以必须放近了打,不然就是浪费子弹。偏偏,他们又浪费不起子弹,弹药补给总是时断时续,国军得武器制造能力薄弱,运力更加薄弱,很多部队打完两波防御,手里的枪就成了木棍子,只能趴在掩体后面,等待拼刺刀。
这时,西路军的一个排长摸过来,低声说,“井师长,我们申请在敌人进入三百米,用迫击炮开火,专打鬼子的掷弹兵,不能让鬼子的掷弹筒进入两百米,不然重机枪阵地的伤亡会很严重。”
井得泉点了点头,他也想看看,这个祁连山营的小炮,打的如何?
60迫被隐藏在一片城里的建筑群里,躲在房屋后面发射,能掩盖烟尘。他们按照要求,每发射十发,他们就要转移一次,这东西轻,用破布一包,就能到处转移,炮弹也不重,两个战士抬着就能跟上。
关东军第一排越过了三百米炮击线,接着第二批,第三批,四个掷弹筒小组也进入了三百米,他们躲在土墙后面,或者田地的坑洼处。
迫击炮小组,摊开一张临时绘制的地图,城里城外被铅笔,画上密密麻麻的网格,每一个网格大约都是十米乘以十米的面积。
这边有士兵趴在屋顶,远处城墙上,有士兵用旗语告诉他们,54这个编号,快速找到第54格,计算好距离和方位角。
60迫击炮,咚的一发试射,城外传来轰的一声。城墙上的旗帜又变了,55,这说明要向右偏移一格。
于是再次炮击,城墙上的旗语传来,打对了,就这么打!
于是,三个士兵轮流上弹,一次性快速发射了十发炮弹,然后快速转移,免得挨炮弹。炮手扛着炮,从一个巷子钻进另一条巷子,他在回忆赵新新上的课。
“炮兵们,我一直在想,什么是苏联人说的大炮兵主义!比大炮数量和炮口子大小?我总觉得这样的思考是不对的。在我看来,就算是一门小炮,也可以有用大炮兵主义来战斗。我定义的大炮兵主义,就是在一个标定的范围里面,投入足够数量炮弹,密集的爆炸,让这个区域里寸草不生,那么对于这个区域里的敌人而言,他们面对的就是大炮兵主义。”
这个炮兵抱着滚烫的炮筒子,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