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辰(2/3)
眼皇阿玛。”
“所以你这是向朕抱怨圆明园的宫人苛待于你,还是想为甄氏求情?”
“儿臣不敢,儿臣知道熹娘娘犯了错,但那时儿臣年幼心性不定,到底是熹娘娘的一番鼓励让儿臣能坚定读书的信念,儿臣不敢忘恩。”
“好了,朕知道了,你回去读书吧。”
“儿臣告退。”
胤禛似乎有些印象,仿佛前两年甄氏确实在他面前提起过一次弘历,只自己实在不喜欢这个儿子,并未接话,她便也识趣的没有再提。
打量了几眼这些跪在一旁的宫人,苏培盛十分有眼力地解释着,“前两日,太后娘娘把碎玉轩赐给了惠嫔娘娘,内务府正收拾着,估计明日,惠嫔娘娘便会搬过来住了。”
惠嫔?胤禛回忆了一下,自去年秋天起似乎只有宫宴上或者在寿康宫才能瞧见她,再往前,记得好像是前年敬事房禀报“太医说惠贵人身子不大好,便自请撤了绿头牌。”,自那之后似乎便再未侍寝过了。
惠嫔伺候太后倒是十分尽心,也难得太后喜欢。打隆科多暴毙,太后病了许多时日,惠嫔衣不解带的照顾了半月有余才逐渐好转。
太后感念惠贵人孝心,特晋其为惠嫔。没想到连碎玉轩也赐给了她。
胤禛的思绪回笼,下午在回养心殿的路上又遇见了用了午膳准备到上书房继续念书的弘历,叫他想起了半个多月前的那一幕,恍然间心里有所感念,便问了一句苏培盛,“今儿是什么日子。”
“回皇上,今儿是四月十七。”
胤禛忆起了那满池塘的莲花,和在空中飘荡的风筝,又仔细瞧了一眼跪着的浣碧,许是自幼便伺候,倒是真有三分相像。
“浣碧,杖责十,罚奉一年。赐官女子。”
胤禛向自己的失误妥协了,也不再理会旁人,被苏培盛伺候着穿戴好了衣物,一言不发地回了养心殿。
早晨我正捧着燕窝粥悠闲的吃着,绘春带着打探好的消息回了承乾宫。
直到绘春说到知遇之恩时,我才始知弘历与甄嬛最初的交集源自何处。
如此看说倒是颇有渊源,想来是当初我没截胡成功,人家二人早在我与端怡出现之前便已经交流了许多,亏得我还想结这一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