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中医药调理腮腺结石(1/2)
腮腺结石
[病案]许某,男,36岁,患者自述颌下肿痛已持续数月,近日疼痛加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还表示,近期食欲减退,乏力感明显加重,面色苍白。观察患者舌苔,呈现白腻状,脉搏缓慢。此外,患者大便情况不甚理想,呈现隔日一次的规律,质软,便后肛门不适。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在某院进行了x线照片检查,结果显示确诊为腮腺结石,伴有感染。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患者病情有所缓解,但停药后复发。
再次就诊时,医生观察到患者的颌下部位疼痛明显,有约枣大小的硬肿块,按压时患者感到极度不适。针对这一情况,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问诊,并结合x线检查结果,确诊为腮腺结石合并感染。
[治则]升阳化痰,软坚散结。
[方药]升麻3克,连翘15克,法半夏15克,龙胆草10克,桔梗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黄芩10克,昆布10克,胆南星10克,知母10克,黄连6克,葛根20克。16剂后,痛减,右臼齿旁一小孔排出脓液,量不多,宜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元参15克,蒲公英15克,黄柏15克,紫地丁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天丁6克,黄连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南星10克,法夏10克,金钱草30克,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10剂后,右臼齿旁见一白色如石之物,每于饭后明显,某日因咳嗽吐出黄豆大小白色结石数块,后连续几天均有砂石排出,肿块亦随之消失。后用六君子汤调理而愈。
[评析]腮腺结石,又称为腮腺肿瘤,是一种在临床上相对罕见的疾病。这种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中男性发病率较高。腮腺结石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案例主要涉及痰瘰范畴,这类病症多由痰、湿、风、热等病理因素相互交结而成。
在治疗腮腺结石的过程中,中医采用升阳化痰、软坚散结的治疗原则。升阳化痰是指通过药物的调理,增强脾胃的功能,促使痰湿从体内排出。而软坚散结则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消除病理产物,从而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在这个治疗方案中,我们选用了天丁,也叫皂角刺,它具有排脓排石的功效,能够帮助患者消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