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中医药调理重症植物日光性皮炎(1/2)
重症植物日光性皮炎
[病案]贾某,男性,48岁,是一名患有皮肤病的患者。在发病前的一天,他曾经吃过灰菜,并且在当天又吃了一些灰菜馅饼和熬灰菜。由于当天阳光非常强烈,他在烈日下拾粪数小时,导致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当时,他就感到皮肤发痒。
几天后,他的面部和两手背开始出现红肿,并且逐渐加重。夜间,他开始感到两眼不能睁开,胸闷和呼吸困难。早晨起床时,他的颈部也开始肿起,所有肿起部位都伴随着灼热和刺痛感。他的大便干燥,小便赤少。
他的头面部肿大,唇肿外翻,口腔粘膜呈现出紫蓝色的水肿。颜面两侧和手背肿胀呈紫红色,呼吸不畅,喉中有痰鸣声。舌苔薄白,舌质红绛,脉象弦滑。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紫浮萍9克,白藓皮9克,金银花18克,净连翘18克,蒲公英15克,薏苡仁12克,车前子9克,木通9克,生甘草30克。服药1剂后水肿即大消,唯有咳嗽,咽痛,胸部不适,大便未解。前方加贝母9克,杏仁9克,大黄9克,再服1剂肿更消,两眼已能睁开,大便已畅。按前方加减连服中药10剂,临床基本痊愈而出院。
[评析]本病的主要症状特点表现为肿胀和瘙痒,这是由于湿热之邪相互结合导致的。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辨别湿热邪气的轻重程度,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本病例中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灼热感和瘙痒,尿液呈鲜红色,舌头表面呈薄白色,脉象呈现弦滑状态,这表明湿热邪气并重。
为了有效治疗湿热并重的病症,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首先,我们要关注解决水湿邪气排放问题。因此,在制定处方药物时,应选用具有辛散肌表作用的药物,如浮萍和杏仁,以使湿邪得以排出体外;同时,采用具有淡渗通利作用的药物,如车前子、薏苡仁和木通,以促使湿邪从内部向外排放,使邪气有出路。
此外,为了清热解毒,还需选用金银花、连翘等草药进行治疗。通过这些综合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将得到有效改善。
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中医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来辅助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帮助湿邪排出。拔罐则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