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没有读书金手指(3/4)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意思是:“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大国,处理事务时应谨慎、恪守信用、诚实不欺骗,节约财政支出,爱惜百姓,征用民力时,要顾及百姓的生产作息。”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老师,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跟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子夏说:“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要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跟朋友来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谦虚说没有学习,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做事应秉行忠和信为主,不与志趣不相同的人交朋友;知错就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曾子说:“慎重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祭祀先祖,这样能使百姓的德行趋归敦厚。”
如此这般,苏钰每念诵一段文字,便会自行解读一番。所幸昔日曾有所涉猎,否则此刻定然是茫然无措、两眼抹黑。待到整篇文章诵读完毕,大致含义已然了然于胸。
接下来,便是反复吟诵以及竭力铭记的环节。然而,实际的记忆成效远不及苏钰所期望的那般。
苏钰惊觉,他不但没有读书过目不忘的金手指,记性还比常人的记性更差,如果是在现代的身体的话,这么过了几遍,他早就背下来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